監管有溫度,服務有情懷。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廣西市場監管局在落實“六穩”“六保”的過程中,通過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打通銀企融資渠道、引導企業規范經營、搭建優質認證平臺等有力手段,幫助市場主體挺過倒閉潮。在多舉措的力保下,今年前6個月,廣西注銷的市場主體比上年同期減少31.57%。
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把企業“保下來”。在疫情不可抗力沖擊下,很多市場主體的運行受到影響,“信用指數”降低甚至負面。對此,廣西市場監管局一方面對企業因疫情影響而出現違約違規行為的,審慎納入失信名單,避免企業在政府采購、招投標、貸款融資、再投資等方面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探索建立企業信用修復機制,率先出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信用修復試行辦法》,對企業因失誤等偶然、輕微行為導致的失信問題,允許企業改正錯誤、重塑信用、恢復經營。辦法出臺以來,共為3.5萬戶經營異常名錄企業進行了信用修復,使企業恢復正常經營狀態。
打通政銀企融資渠道,讓企業“活下來”。廣西市場監管局急企業之所急,主動服務、積極施策,以“三個盤活”為抓手,打通“政-銀-企”融資渠道,暢通經濟發展的“血脈”。盤活企業股權,共為各類企業辦理股權出質2290件,同比增長41%,實現融資884.22億元。盤活企業動產,為企業辦理機器設備、車輛船舶、原料和半成品等動產抵押登記1740份,擔保主債權數額355.7億元。盤活企業知識產權,上線運行廣西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綜合服務平臺,向金融機構推送需求企業144家,共幫助93家企業與銀行進行對接,辦理專利、商標權質押融資5億多元。疫情期間,幫助廣西嘉進藥業以20件專利獲得2000萬元的專利權質押貸款,解決了企業擴大生產小柴胡顆粒、酒精消毒液等防治物資的急需資金。
引導企業規范經營,幫企業“挺下去”。對監管中發現問題的企業,不是簡單處罰,而是千方百計幫助企業發現和整改問題,引導其規范健康發展。今年4月,某企業生產的包裝飲用水被檢出溴酸鹽超標,判定為不合格,全線停工停產。為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廣西市場監管局組織專家深入生產現場為企業找毛病、改問題,又幫著提質量、升檔次,贏得了企業的贊譽。今年以來,通過開展“優化計量、提質增效”企業幫扶行動,全區市場監管部門服務企業300多家,解決技術難題68個,推動全區15個特色產業質量提升,取得良好成效。
搭建優質認證平臺,助企業“強起來”。充分發揮質量認證作為質量管理“體檢證”、市場經濟“信用證”、國際貿易“通行證”作用,深化與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STC)的合作,組織我區企業對標國際先進標準,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推動產業提質升級,走國際化的生存發展道路。今年已幫助23家企業共28款產品獲得香港優質“正”印認證證書,幫扶101家企業的108款產品正式提交香港高端品質認證申請。高端認證不但帶來高質量,還帶來了高銷量和高溢價,我區取得優質認證的企業通過拓展國際市場,新增產品附加值9億多元。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