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訂單取消、回款周期加長、企業租金和運營成本支出壓力大……受疫情影響,廣東不少企業,尤其是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小微企業出現資金困難。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稅務局通過加速出口退稅審批,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現在,很多像我們這樣的小外貿企業資金已經捉襟見肘,身邊一些同行甚至出現了資金鏈斷裂。”廣州飛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溫麗芬說。
據她介紹,疫情以來,飛揚國際訂單縮水近30%,再加上歐美地區停工停產,以往貨物從到達對方港口再到送達客戶手中只需一兩天,現在需要近20天,回款周期增加數倍。在訂單銳減和回款周期加長的雙重打擊下,企業資金告急,無法支付上游貨款和員工工資。
“幸好稅務部門‘神速’退稅,我們申請退稅的第二天就收到80萬元退稅款,讓我們迅速結清了上游貨款和員工工資。”溫麗芬說,“這樣的‘稅務速度’給了我們堅持下去、渡過難關的信心和力量。”
據廣州市荔灣區稅務局進出口稅收管理科負責人冼慧儀介紹,他們了解到飛揚國際的情況后,迅速組織專員加速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和出口退稅“隨到隨審”,在企業申請當日就完成所有審批流程。
據悉,廣州稅務部門在疫情期間將生產疫情防控物資、受疫情影響的出口企業,以及海關、外管和納稅信用均為高信用的出口企業納入“隨到隨審”范圍,加速出口退稅審批。今年第一季度,該局共為近7000戶外貿企業辦理退稅68.37億元。
對小微企業而言,疫情期間銷售受到影響,降低成本減少支出也是他們能否堅持下去的關鍵。
“疫情剛發生時,我們無條件為客戶取消行程訂單,全額退還款項。現在所有訂單都退了,業務量流失嚴重,每月高達40萬元的員工工資、社保費、車輛保險費和場地租金支出成為巨大的負擔。”廣州森和旅游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金說。
就在李金發愁時,稅務部門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向李金宣傳稅費優惠政策,為他送上了交通運輸行業企業稅收政策匯編、“非接觸式”辦稅渠道和電子稅務局操作細則。“初步核算,2月~6月免征的社保費能為我們省下近50萬元,增值稅至今也減免了近10萬元。”李金表示。
在黃沙水產市場經營十多年的陳老板之前也為支出成本擔心。“疫情暴發后,我之前購進的一批龍蝦完全‘打水漂’了,損失慘重,但讓我更‘頭大’的是每個月的場租。”陳老板說。
幸好,減稅降費政策和稅務部門及時的“云輔導”讓陳老板的擔心沒有成為現實。“在減免房產稅、城市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出臺后,稅務部門通過視頻課程迅速輔導我們,為我們及時減免了23萬元稅款,而我們也為駐場商戶減免了租金。”黃沙水產市場負責人潘志成告訴記者。
據統計,目前廣州市稅務部門已幫助91.2萬戶次企業享受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實現減負52.06億元。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