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重慶出發前往立陶宛的專列上,近300噸來自北京、廣東、重慶等地的防疫物資正在發往歐洲。
“疫情期間,我們列車沒有停運,雖然削減部分運力,但堅持為國內企業的物資輸送提供保障。”渝新歐(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胡全華說,從出口量來看,第一季度對外輸送的產品量有所下降,但穩定的運力保障了防疫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的運輸暢通,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民眾購買中國產品的重要渠道。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享受各種稅費優惠政策。今年第一季度,僅增值稅免稅政策就為我們節省了5.6億元稅款。同時受益于社保費減免政策,第一季度社保費支出減少11.5萬元,還有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也享受減免。”胡全華介紹,“這些資金,為我們保障運力、改善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前不久,我們把歐洲貨物集散地從波蘭改到立陶宛,使歐洲地區的客戶收到貨物的時間相比之前壓縮40%。”
數據顯示,1月~4月,中歐、中亞去程出貨箱量同比增長超40%。目前由全國各地網購平臺集中至渝新歐貨物集散場地的日用品、3C產品、服飾等日常物資占比越來越高。渝新歐立陶宛專列保持每周1班~2班的頻次,疏運量預計占全國中歐班列歐向國際郵件總量的70%。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面向在歐美和東南亞等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經營的50戶渝企,開展“非接觸式”問難問需活動,收集經營信息和發展訴求,并利用稅收大數據進行分析,為受困企業提出針對性解決涉稅問題的合理化建議。同時,該局加強與銀行監管部門的涉稅信息數據交換,進一步優化對外支付稅務備案電子化功能,實現付匯辦理“企稅銀”三點折線變“企銀”兩點直線。今年以來,重慶市401戶企業辦理了服務貿易等項目的對外支付稅務備案,涉及57個國家和地區,金額154億元。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