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業是新冠肺炎疫情中受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其回暖升溫的進度直接影響著市場產業鏈聯通、企業復工復產和居民消費信心的恢復。廈門市稅務部門積極落實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等稅費優惠政策,為疫情期間受困于資金的企業“激活一池春水”,助力城市交通跑出“加速度”。
為地鐵建設添力
廈門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地鐵建設和運營,是廈門交通運輸業的典型代表。5月9日,該公司提出留抵退稅申請,稅務部門第一時間按下審批“快進鍵”,當天約5.97億元退稅便到了企業賬上。據企業人員介紹,這已經是該公司第二次收到留抵退稅大紅包了,一年內累計金額達到11.77億元。
據該公司會計師方耀民介紹,受疫情影響,今年前幾個月地鐵客流量受到影響,部分采購不得不暫停,施工進度暫緩。“在我們最艱難的時刻,稅務部門指導我們申請這么一大筆留抵退稅款,增強了我們建設地鐵的信心。公司第一時間恢復建設,力爭把受疫情影響的工期搶回來,確保在年底前完成地鐵2號線收尾工作和3號線、4號線、6號線的建設計劃。”
國家稅務總局廈門市稅務局第三分局副局長范希文表示:“我們以稅收大數據為抓手,實時了解企業情況,‘一對一’幫助企業發展。以廈門軌道交通集團為例,我們安排專人負責對接,確保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實落細。”
在減稅降費政策的持續發力下,5月15日上午,6號線馬鸞灣片區段跨海隧道順利貫通,廈門地鐵又一項重難點、高風險工程被攻克。
為公交復蘇加油
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作為城市流動的血液,城市公共交通運輸企業成為復工復產的“先行軍”。
“真沒想到,我們早上才申請的增值稅留抵退稅,下午696.23萬元的退稅款就到賬了,稅務部門的這波支持太給力了!”廈門市快速公交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梁瓊璞激動地說,“這筆退稅款不僅緩解了公司資金壓力,還可為司機和乘客提供更嚴密的防護,讓大家出行路上更放心。”
同樣受益于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還有廈門公交集團翔安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據了解,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銷售額同比下降了54.40%。“稅務干部線上推送了我公司適用的優惠政策,僅3月,公司符合條件的留抵退稅就有213.84萬元。”財務經理毛貴芳說,“公交行業本身就有一定的公共服務性質,客流量銳減而線路還要照常,加上車輛消毒、健康監測、安保配備,在收入大幅減少的情況下,成本壓力更加明顯。這項政策減輕了資金壓力,讓我們可以全力投入到服務城市經濟復蘇中去。”
據悉,為滿足群眾返崗務工、日常出行的需求,廈門市稅務部門快速落實關于公共交通運輸業的稅收優惠政策。針對轄區內公共交通運輸企業情況,建立了“服務專班”,定期了解企業運營情況,及時解決企業涉稅疑難問題。對達到符合增值稅留抵退稅條件的交通運輸企業,稅務干部主動聯系,及時提醒,快速審核,為廈門公共交通恢復“滿格運行”狀態持續“輸血”,助力打通城市交通運輸“大動脈”,暢通經濟社會“微循環”。
為碼頭運營鼓勁
由元翔(廈門)海岸有限公司負責經營管理的五通客運碼頭,于2008年8月31日正式通航,旨在服務廈門與金門島之間的旅客運輸,以及往返大陸與臺灣之間旅客的??章撨\。近年來,隨著客流量的持續增加,廈金輪船客運航線已成為便捷兩岸往來的重要通道。
2019年6月,五通客運碼頭三期候船樓正式啟用,所有從廈門出發的廈金航線旅客,均轉由五通客運碼頭三期候船樓登船。據測算,三期候船樓總建筑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體量是原候船樓的6倍。“由于三期碼頭的運營使用,公司前期固定資產投入較大,每月固定成本費用均較高,一直存在資金短缺的情況。再加上疫情的影響,輪船客運停航,不僅公司收入驟減,而且碼頭一二期的招租進程受阻嚴重。”該公司財務負責人吳海瀾說,“特殊時期,稅務部門辦理的44.44萬元的留抵退稅款有效緩解了我們的經營壓力,真是一場‘及時雨’。”
“留抵退稅政策是一項利企利民的好政策,特別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更是如干旱逢甘霖。”元翔(廈門)海岸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文杰說,等“扛”過這段困難時期,公司將繼續致力于推進“無縫隙通關”,打造充滿閩臺海洋文化氣息的人文碼頭。
莫道春光難攬取,浮云過后艷陽天。從增值稅開票數據看,廈門交通“大動脈”正逐步打通。隨著復工復產提速擴面,截至5月20日,廈門市交運倉儲行業開票進程領跑其他行業,開票金額占上年同期比重達114%。另外,廈門市交通運輸局監測指揮中心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五一”期間,廈門市內公共交通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七成水平,其中軌道交通已超過疫情前的日常水平。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