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稱為中國紡織業的“活化石”,距今已有近3000年歷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海南稅務部門以“落實稅收政策+精準稅收服務”為雙引擎,落實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為非遺產業煥發活力貢獻稅務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對今年旅游業沖擊很大,黎錦銷售也不理想,保亭縣稅務部門第一時間通過遠程視頻和微信群等方式宣傳輔導疫情期間的稅費優惠政策,及時又暖心。我們公司今年前5個月享受稅費減免174.5萬元,這些稅費優惠政策著實減輕了企業負擔。”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吉貴接受采訪時說。
該公司所經營的檳榔谷景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和扶貧基地,為了讓黎錦技藝得到傳承和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該公司鼓勵當地貧困村民加入非遺文化傳承的旅游行業,推廣黎錦技藝,讓一件件精美的黎錦制品成為游客青睞的紀念品。
據了解,目前檳榔谷景區吸納貧困戶務工人員49名,通過提供景區就業崗位、編織手工藝品零售攤位等模式,切實為保亭縣周邊鄉鎮貧困村民增加收入。2019年,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享受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有關稅費政策減免16.6萬元。
制作和銷售黎錦、黎族工藝品和黎族服飾的五指山百扣黎族文化產業開發有限公司也是減稅降費的受益者。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陳美艷坦言:“多虧這兩年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的出臺,幫助我們企業渡過難關。我們會把減下來的稅費投入到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中,緊跟海南自由港建設的步伐,多元化發展黎錦技藝,讓非遺文化逐步走向國際舞臺。”
為了幫助當地傳統企業復工復產,五指山市稅務局開展非遺企業走訪活動,組建減稅降費青年志愿服務隊,針對非遺企業的行業特點和生產經營情況,量身打造政策宣傳輔導服務,選派業務骨干解讀企業適用的減稅降費政策、解答涉稅熱點問題。
“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措施的落實,特別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準從每季度銷售額9萬元提高到30萬元,有效地減輕我們的生產經營負擔,讓我們在創業的路上走得更有信心、更加踏實。”白沙燦然黎錦手工藝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潮瑛對未來充滿希望。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