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微風徐徐。位于新疆溫宿縣依希來木其村東側的一處辣椒田里,51歲的村干部張健華正弓著腰,仔細將辣椒叢中的雜草一株株拔掉。
曾經,依希來木其村是當地遠近聞名的優質紅棗產區,但由于市場飽和、粗放管理,村民的收入每況愈下。2018年,溫宿縣稅務部門“訪惠聚”工作隊入駐后,邀請張健華作為致富帶頭人,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過去棗飄香,如今辣椒紅。短短兩三年時間,在稅務部門工作隊的努力下,村里辣椒種植面積從最初300畝增長至7800畝,村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依希來木其村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上,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種植大戶劉元平是依希來木其村第一個在辣椒產業上吃到“螃蟹”的人。他介紹,從2016年開始,新疆紅棗種植面積持續擴大,供需失衡導致價格連跌,往往一年忙到頭,好不容易盼來豐收,100多畝地除去成本落不下多少錢。
劉元平的痛處,也是當時制約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瓶頸所在。稅務工作隊多方調研、邀請專家,最終得出結論:溫宿縣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適宜辣椒生長,加之光照時間長,辣椒成熟后在枝頭就能蒸發水分,耗費人工少且品質較內地更優質,市場需求大。于是,稅務工作隊決定,將辣椒作為村里調整農業結構的主打作物。
“稅務工作隊希望我能帶頭試種辣椒,并承諾包技術、包銷路,我一咬牙就砍樹種了20畝。沒想到,這辣椒真好賣。”劉元平開心地說。
然而,試種成功了,稅務工作隊卻在推廣上遭遇了阻力。“紅棗樹養這么大,多不容易。”“大家都種辣椒賣給誰?”……村民大會上,大家紛紛道出顧慮。
“通過政策引導,大戶帶頭,技術跟進‘三步走’方式,先讓部分村民嘗到甜頭,再進行大范圍推廣。”第一書記馬文濤說。同時,稅務工作隊對種植辣椒的農戶統一發放地膜、肥料等物資,通過前期墊資、收購結束后再扣款的方式逐步調動農戶種植的積極性。
“種辣椒掙錢多,身上有勁。”談及改種辣椒的好處,村民馬木提·艾合買提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記者,去年,他的30畝辣椒地就掙了10萬元。
如今,依希來木其村的辣椒種植面積不僅較去年增加了一倍,村民們還在工作隊指導下引種了大櫻桃、美國杏李、大棚蔬菜等經濟作物。在此基礎上,工作隊立足稅務部門優勢,積極對接加工、銷售企業,逐步從“單一化”農業向“多樣化、差異化”特色產業邁進。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