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何樂)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將包括“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智能輔助申報服務”在內的37項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向全國復制推廣。記者梳理已公布的6批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發現,每一批都有創新稅收服務舉措,6批共計13項。幾年來,作為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內容,這些創新稅收服務舉措正在全國范圍內開花結果。
自2013年設立首個自貿試驗區以來,目前我國已有18個自貿試驗區(港)。作為改革開放和制度創新的探索者、先行區,18個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實現200多項制度創新,其中包括13項創新稅收服務舉措——
2014年,上海自貿試驗區運行一年后,第一批共34項自貿試驗區經驗向全國推廣,包括外商投資涉稅事項網上審批備案、稅務登記號碼網上自動賦碼、網上自主辦稅、納稅信用管理的網上信用評級4項創新稅收服務舉措。
2015年,國務院公布了8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其中包括上海自貿試驗區、福建自貿試驗區試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出口退稅進一步提速;廣東自貿試驗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試點“政府智能化監管服務模式”,稅務部門為企業提供便利化政務服務。
此后,國務院陸續公布了幾批試點經驗。創新稅收服務舉措有:稅控發票領用網上申請(2016年,第三批);一般納稅人登記網上辦理(2018年,第四批);自然人“一人式”稅收檔案、網上辦理跨區域涉稅事項、優化涉稅事項辦理程序同時壓縮辦理時限、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2019年,第五批);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智能輔助申報服務(2020年,第六批)。
不難發現,這13項創新稅收服務舉措多聚焦簡政放權、減輕負擔,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其中,7項舉措涉及網上辦稅,還有簡化辦稅程序、優化稅收征管等內容。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在接受采訪時介紹,建設自貿試驗區的主要目的是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自貿試驗區內的稅收“試驗田”,是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重要內容,并為全國稅收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提供了經驗。
幾年來,這些稅收“試驗田”的成果正逐步向其他地區推廣。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有約70%的涉稅事項可以網上辦理,部分地區網上辦稅率已超過95%。再例如,全國已于2018年底實現全國范圍內一般納稅人登記網上辦理,出口退稅辦理時限將進一步壓縮至8個工作日以內等。
事實上,與自貿試驗區的稅收制度創新同步,全國稅收營商環境也正在不斷優化。近幾年來,全國稅務機關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電子稅務局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金稅三期全面啟用等,中國稅收營商環境獲得了包括世界銀行在內的多家國際機構贊譽。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