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國家稅務總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稅務局主動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積極為廣大從事生態養殖業的企業注入稅收優惠動能,激勵企業用心發展“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利益聯結群眾的養殖模式,帶領鄉村群眾發展富硒蛋、蟲子土雞蛋等特色養殖產業,使貧困群眾走上了“短、平、快”的脫貧致富路。
黔東南從江縣丙梅街道地處黔桂邊界,自古有“黔南門戶,桂北要津”之稱。這里侗族民族文化色彩濃郁,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氣候濕潤、森林廣袤、植被豐富。綠意盎然的青山腳下,潺潺流水的溪畔,一個個標準化大棚點綴在青山綠水間,身著藍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員進進出出忙碌不息。這是從江縣丙梅街道的貴州鄉滋源農特發展有限公司的富硒蛋雞養殖基地。
2015年8月,從江籍企業家方文青睞丙梅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便利的交通網,以助力脫貧攻堅為導向,依托正大集團及上海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提供的養殖技術和富硒蛋配方,成立貴州鄉滋源農特發展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富硒蛋雞養殖。公司產品以正大集團代理銷售為主、自主批發零售為輔,將產品推向全國市場。
“我們的富硒蛋營養好、價值高,于2018年獲得了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頒發的綠色農產品地理標志。有養殖技術支持,鄉滋源富硒雞賣得很不錯。因公司效益好,當地農村群眾很樂意到公司上班。這樣一來公司發展有了人手保證,群眾脫貧致富也有好門路。”方文總經理介紹,目前該公司已經建成專業養殖大棚3個,共養殖蛋雞24萬羽,年銷售雞蛋8912萬枚,年創收近4800萬元,已帶動40多名貧困群眾實現就業脫貧。公司先后獲得從江縣脫貧攻堅優秀扶貧企業、黔東南州脫貧攻堅優秀扶貧龍頭企業等榮譽。
基地內,幫小村三組的吳碑銀正在大棚內撿蛋、喂料。“遇到疫情,曉得鄉滋源公司在招工,我們村里的姐妹們相約取消了外出務工,都到這里做事?,F在我們村有20多人在這里務工,每月工資3500元,一點不比外面少,還能顧家。”吳碑銀對這條家門口就業增收的新路子非常滿意。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受交通管制影響,正大集團代理銷售運輸渠道受阻,公司產品銷量大幅下滑,資金回籠難,蛋雞養殖又需要持續投入,讓企業面臨巨大壓力。“好在稅務部門在開展復工復產電話巡訪中了解到我們面臨的困難后,及時通過稅企微信群為我們宣傳政策、解答問題,派出服務團隊上門專題講解涉農稅收優惠政策和新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及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并現場輔導辦理稅收優惠事項,幫助我們享受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減免企業所得稅、自產自銷農產品免征增值稅等各類稅收優惠127萬元。減免的稅收節省了資金,公司如同吃下復工復產、穩步發展的‘定心丸’。”方文總經理說,“疫情當前,感謝國家的好政策,也感謝稅務局的耐心輔導,讓我們獲得稅收優惠這個實實在在的大紅包。我們將把省下來的錢用來擴大生產規模,吸納更多貧困戶勞動力就業,創造更大的企業效益,收獲更多的扶貧成果。”2020年1月~5月,該公司借力多方支持,克服疫情影響,加快復工復產,實現銷售收入907萬元,同比增長116.99%,增收418萬元。
“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方面,稅收優惠發揮著積極作用,為廣大納稅人提供堅實的信心保障和動力援助。”黔東南州稅務局收入分析核算科陳靜副科長分析,2020年1月~5月,黔東南州為扶貧產業新增減免稅收3386萬元,廣大涉農產業納稅人依托稅收政策紅利,已如期實現復工復產復銷。
“有國家好政策支持,我們下一步將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吸納谷坪鄉、剛邊鄉等5個鄉鎮2527戶貧困戶入股養殖,加力擴大富硒雞蛋產業規模。目前,我們正抓緊新建2個養殖大棚,建成后公司年養殖蛋雞能達40萬羽,預計年產蛋1.22億枚,帶動80多人上崗就業,繼續為群眾脫貧致富和從江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方文總經理對公司發展前景信心滿滿。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