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簡陋的生產線,幾名懶散的工人,一家注冊成立不久的企業,幾個月時間產值就達到3000多萬元,是經營有道,還是內藏貓膩?近日,浙江省紹興市稅警雙方聯手核查,揭開了該企業“快速發展”的秘密。
2019年4月初,紹興市稅務稽查部門接到當地稅務風險管理部門移交的涉稅線索:轄區內有一家名為L紡織公司的企業經營異常,具有較高涉稅風險。檢查人員接到線索后,立刻梳理企業涉稅數據,通過分析和實地核查,發現企業疑點不少:該企業法定代表人為外地人,并且已失聯;企業產能與銷售額完全不相符;企業自行開具了大量農產品收購發票,并且庫存貨物與其發票所開商品不符。
檢查人員認為,L公司情況高度符合棉紡織加工企業虛開違法特征。不久,經轄區內稅務管理人員核查確認,L公司與2018年11月注銷的Q公司、F公司,以及2019年1月已認定為非正常經營的Y公司,其背后的實際控制人均為祝某。
稅務稽查部門高度重視這一線索,立即啟動稅警聯動機制,與公安機關組成聯合辦案小組立案調查。辦案人員以L公司為重點,對上述4家企業是否存在虛開農產品收購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違法行為實施調查。
為證實企業收購農戶皮棉業務的真實性,檢查組驅車遠赴江西九江地區調查。經核查,開票信息顯示的農戶均未從事過棉花種植或銷售等相關業務,但存在將身份信息出售給涉案人員吳某、祝某的情況。
隨后,檢查組通過資金流實施調查,核實下游H公司以支付手續費的方式,從祝某處取得Q公司、L公司虛開的金額共440萬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違法事實。
檢查組向祝某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核實情況,但對方回復信息稱祝某一直在其家鄉四川務工,未曾到過江西、浙江等地。這是怎么回事?
此時,一起虛開案件的涉案人員信息,引起了專案組人員的注意。辦案人員發現,不久前,嘉興地區結案的一起虛開案件中,已被判刑的涉案人員姜某,與祝某面容極其相似。
經偵干警迅速利用刑偵技術實施核查,最終確認,這個姜某就是L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而祝某的身份則是他從事虛開違法活動的“隱身衣”。
經查,姜某、吳某和沈某等人通過設立4家空殼公司的方式,虛構業務,對外大肆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非法牟利。四家企業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共對外虛開發票價稅合計1.5億余元。目前姜某、吳某等5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落網,案件的后續審理工作仍在進行中。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