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前發布的《2019年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報告》,去年我國創新創業格局呈現出五個“更加聚焦”新特點:更加聚焦提升創新創業主體質量,更加聚焦發揮創業帶動就業作用,更加聚焦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更加聚焦增強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更加聚焦緩解創新創業痛點堵點。仔細分析可以發現,這五個新特點之所以出現,背后離不開稅收的精準發力。
稅收對于創新創業的支持是長期而全面的。近年來,為促進創新創業發展,國家持續推出稅收優惠政策,這些政策針對性強、覆蓋面廣,為創新創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長周期、全方位的強勁動能。據統計,截至2019年6月,我國針對創業就業主要環節和關鍵領域陸續推出了89項稅收優惠措施,特別是自2013年以來,新出臺的優惠政策就達到了78項,覆蓋了企業從初創到發展的整個生命周期。
在促進創業就業方面,小型微利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資源稅等“六稅兩費”,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創業給予稅收優惠,對吸納退役士兵就業、安置隨軍家屬就業、吸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等相關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在這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各類創新創業企業吸納就業人數屢創新高,呈現出“更加聚焦發揮創業帶動就業作用”的新特點。《報告》顯示,2019年,僅創業公司在互聯網全網招聘人數就達到了263.64萬人,比上年增長85%。
在促進創新能力提升方面,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力度加大,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推廣到所有制造業領域,對科技成果轉化給予稅收優惠,對科研機構創新人才給予稅收優惠……這一系列優惠政策激勵創新的導向非常明顯,從實踐看,其助力科技研發創新的作用十分顯著。研究數據表明,每增加1元加計扣除,企業的研發支出就能相應增加0.47元。可以說,稅收優惠政策的導向與激勵作用,促使創新創業企業的科研投入意愿和動力不斷增強,呈現出了“更加聚焦增強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的新特點。
稅收對于創新創業的支持是系統而深遠的。實際上,要促進創新創業更加繁榮蓬勃,必須打造良好的生態、構建肥沃的“土壤”,這樣才能不斷孵化創新創業主體,形成生生不息的活力,從而持續提升創新創業主體質量。基于此,稅收不僅對單個個體或企業的創新創業進行支持,而且也對各類孵化平臺進行支持,這種支持作用直達生態內部和土壤根部,有助于從根本上增強創新創業的動力與活力。
比如,國家將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免征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擴展到省級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的眾創空間;將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推廣到全國實施。在這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推動下,各地紛紛大力引進、培育眾創空間和孵化器,不斷優化和完善創新創業生態,使得一批高質量的創新創業主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
稅收對于創新創業的支持是與時俱進的。在互聯網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沒有再走傳統經濟的“老路子”,而是更加聚焦新業態領域、關注新模式賽道,不斷變革創新路徑、升級創業模式。面對這種趨勢,稅收的支持也在與時俱進,不斷結合創新創業的特點變化出臺相關優惠政策,使得支持作用更加精準、成效更加顯著。
比如,為鼓勵“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國家陸續出臺相關稅收政策,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方面,對相關企業給予一定的優惠;對部分互聯網企業代開發票給予相關政策支持;對以“外賣小哥”為代表的新業態從業人員實行個稅簡易征稅辦法。這一系列優惠政策有效促進了新業態企業的成長發展,提高了相關人員的從業積極性,也促使創新創業呈現出“更加聚焦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新特點。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出現了一些新變化。為支持企業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國家已密集出臺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其中不少對創新創業企業渡過疫情難關發揮了有力作用。筆者認為,在新的挑戰面前,稅收有必要結合創新創業格局的五個“更加聚焦”新特點,從政策制定和政策落實兩個層面,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支持作用,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業實現新發展注入更深入、更精準、更系統的支持力量。
(作者:西南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