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廣州市稅務局召開黨委會議,傳達學習上級有關精神,還研究制定并下發了《廣州市稅務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家稅務總局“在服務‘六穩’‘六保’大局中貢獻稅務力量”部署要求的意見》。該局梳理了六個方面17項政策措施,充分發揮稅收職能服務宏觀調控和微觀主體,為服務“六穩”“六保”大局再發力。
廣州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王義平介紹:“近期總局領導對在服務‘六穩’‘六保’大局中貢獻稅務力量作出了新的部署要求,我們立足廣州實際,通過梳理17項政策措施,更精確細致地將服務‘六穩’‘六保’大局與日常稅收工作協調推進,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工作有實效、納稅人有獲得感。”
充分釋放政策紅利
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為幫助企業應對生產經營中面臨的困難挑戰,“17項措施”中提出,要做好紓困解難,堅持“一企一策”,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依申請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廣州從化碧水灣溫泉度假村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瀚琛感嘆道:“上半年我們享受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以及社保費等各項稅費減免達192萬元,公司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停業期間我們全身心投入到復業后的營銷策劃中,帶動短途自駕客流迅速回升,同時也保障了372名員工的就業。”
“17項措施”還包括繼續落實落細其他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做到“該減的稅費不折不扣減到位”。比如,促進保居民就業方面,落實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等優惠政策,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的稅收負擔;對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給予稅收扣減及免征,聯合人社局、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做好重點群體幫扶。促進保基本民生方面,落實好《支持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指引》,鼓勵企業開展扶貧捐贈,參與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促進保糧食能源安全方面,落實農、林、牧、漁業減免稅優惠政策,關注骨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助力發展“公司+農戶”“公司+農村合作社”經營模式。
稅務金融協同發力
穩住企業發展信心
在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17項措施”明確,要落實關于推進銀稅信息直連、創新信貸產品等要求,充分發揮廣州市“銀稅互動”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復市工作機制作用,促進金融機構精準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今年以來,廣州“銀稅互動”項目已為超2萬戶(次)納稅人累計投放貸款金額116億元,同比投放金額、戶(次)分別增加33%、45%。
為酒店供應食品調味料的廣州市合冠貿易有限公司就是“銀稅互動”服務對象之一。“疫情嚴重之時,我們幾乎沒收到新的訂單,客戶回款也出現延期,公司整體運轉狀態緊張。”負責人湯偉健說,“我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融資渠道,沒想到憑借公司的納稅信用等級和納稅記錄即可申請無抵押貸款,很快我們就獲得了‘云稅貸’300萬元。”
為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穩住企業發展信心,“17項措施”還聚焦拓展“非接觸式”辦稅,明確將繼續落實“線上辦、網上辦、掌上辦、碼上辦”等服務要求,大力推進電子普通發票和“區塊鏈”發票應用,并積極參與廣州“智慧政務”建設,努力在年內實現主要辦稅繳費事項全部網上辦理。
稅收服務立出實招
培育市場發展動能
激發企業動力活力,培育發展新動能。“17項措施”明確,要扶持發展新就業形態,深入研究稅收政策,促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型業態,以及居家就業、遠程辦公、兼職就業等新就業形態的健康發展。要穩定外資外貿,擴大出口退稅“隨到隨審”覆蓋范圍,壓縮出口企業退稅辦理成本;落實跨境電商企業零售出口貨物應稅所得核定征收政策,扶持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對重點外資企業開展實地走訪或問卷調查,宣傳稅收優惠政策,增強境外投資者在華投資信心。
廣州市昊恒通貿易有限公司則率先嘗到了甜頭。“疫情期間,出口訂單更趨零散,而市場采購貿易便捷、高效,加之在通關、結匯和稅務等方面便捷,企業可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全程線上辦理市場采購貿易登記備案、出口申報等系列事項,為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開辟了一條新路。”負責人羅儒寧說,企業今年上半年出口貨值已超4000萬元。
“在服務微觀主體發展的同時,我們在支持國內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還要持續發力,深化部門協作,研究提供更多紓困惠企的一攬子方案、一站式服務。”王義平表示,還要積極融入地方治理體系,穩步拓展社保業務下沉、涉稅信息共享、政務服務共建等品牌項目,豐富和完善稅收共治體系;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以增值稅發票電子底賬數據為核心,深入開展產業鏈供應鏈運行分析,研判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堵點、著力點,服務地方黨政決策。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